万亿级低空经济蓝海,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 低空经济必然占据重要一席。从无人机摄影爱好到商业表演、低空外卖实施到载人运输飞行,整个无人机行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。随着国家层面的法规文件颁布,各地的低空经济政策也开始逐步出台,各种行业利好和强大的扶植力度,让人不得不感慨行业潜力的巨大。然而,看似份额巨大的蓝海市场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地吃到这块蛋糕,而不是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成为分母型企业呢? 一个新兴行业从诞生到完善必然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:诞生初始——野蛮生长——规范管理——立法完善——监管发展。低空经济作为新兴行业,其发展历程正在验证这一趋势。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,正在从野蛮生长过度到规范管理阶段。基于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特性,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。这一文件的颁发,开始明确了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到管理规范时期,标志着低空经济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。 
低空经济孕育出的庞大的市场机会,正是相关企业转型或寻求新机遇的首要选择方向。根据公开统计数据:2024年上半年,全国范围内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已有7万多家。伴随着各地产业扶植政策的出台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点开花,万亿级别的低空经济蓝海正在逐步形成。愈来愈多的企业在考虑创新突破寻求新业绩增长点的过程中,将低空经济纳入甄选范围。然而蛋糕有限,并非人人都能分食。成为分子还是分母?决策很重要。 空域作为有限的国家资源,使用者在空域申报和使用时,必然由国家级监管单位进行调配和监管,这意味着想要使用这些空域运行需要符合政策和监管要求。除微型无人机飞行低于120米高度在划设好的电子围栏内可以任意飞行外,企事业单位使用空域飞行均需获取相关资质在监管范围内执行。2024年国务院761号令明确规定,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,应当经局方进行安全评估,获得局方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和相应运营规范后,方可按照规章实施运行! 随着法规的颁布和细则的明确,行业门槛已经清晰可见。从事低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为可持续性发展,合规是第一要义——即获取运营合格证后方可按规章实施运营。获取运营合格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!企业想要合规飞行、抢占行业制高点,运营合格证必不可少! 企事业单位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可在民航局UOM网站上进行注册和申请。按照官方提示要求提供相应的文件即可。然而高效获取运营合格证并不容易,申请材料存在行业技术壁垒。按照现行法规要求,申请单位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验证时需要利用SORA评估方法进行检查或监察,局方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批复。仅此一项就将许多企业拦在千里之外。
|